法淡定了。
�6�9�6�9“太子做出来的东西,朕,都仔细看过了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要么是武器军械,要么是精良的工具,又或者,是用于耕作的农具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太子志存高远~”
�6�9�6�9“比起当年,只顾着在思贤苑玩乐、厮混的朕,太子,实可谓所图甚大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···
�6�9�6�9“早在还是皇长子的时候,太子便已经与少府,结下了不浅的渊源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如今获立为储,又祭祖告庙在即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待朕为太子划出私苑,太子想要做的东西,都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捣鼓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只不过,还是忍不住想要提醒太子:国之大,好战必亡,忘战必危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匈奴人,是一定要打的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但怎么打、在哪打,什么时候打,又该在打到什么程度、取得什么成果的时候停手,都需要太子在未来几年,乃至十几年、几十年的时间里,好生思量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说着,天子启便不顾刘荣稍有些滞愣的面容,悠悠发出一声长叹,眺望向远方的荒芜田野。
�6�9�6�9“看看这片田亩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眼下是光秃秃的,好似和乡间泥路没什么两样;”
�6�9�6�9“但再过两日,便要被种下粮食;待秋后长成,便会成为百姓民明年的口粮、朝堂明年收取的税赋,以及军中将士明年的军粮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一旦耽误了春耕,那挨饿的,绝不仅仅只是农人,而是包括士、农、工、商,军中将士,朝中百官,乃至天家宗亲在内的每一个人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故我汉家,便是天大的事,也绝不能成为影响春耕的理由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就算是朕,也绝对不会为了任何事而影响春耕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非但不能影响,反而还要在春耕日祭天、祭祖,并亲耕籍田,以劝耕天下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说到最后,天子启终是侧过头,慵懒的躺靠在树脚下,任由身上衣袍被泥尘所沾染;
�6�9�6�9只含笑侧昂起头,淡淡道:“打仗,要等秋收之后,农人将粮食收完了再打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再怎么焦灼,也必须在春耕前结束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——仗,什么时候都能打;”
�6�9�6�9“但粮食,却绝非什么时候都能种。”
�6�9�6�9···
�6�9�6�9“该打的时候打,该停的时候停,打的时候敞开了打,停了之后安心种粮食——这才是日后,我汉家与匈奴人较量的重中之重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先帝和朕,好歹也算是为我汉家,攒下了一笔不菲的积蓄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但再多的积蓄,也经不住一发不可收拾的连年大战,更经不住废弃农事、坐吃山空。”
�6�9�6�9“这个度,太子要把握好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“从现在开始,太子,就要做好盘算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最后这句话道出口,天子启便好似睡过去般,轻轻闭上了双眼。
�6�9�6�9但刘荣知道:老爷子,这是在贪恋于此刻,这难得的轻松闲暇。
�6�9�6�9不忍心打扰老爷子,刘荣便轻手轻脚走上前,挨着老爷子,也在树脚下坐下身来。
�6�9�6�9目光也循着天子启方才的目光,撒向无边旷野,便是一阵心旷神怡。
�6�9�6�9“该打的时候打,该停的时候停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“是啊~”
�6�9�6�9“若是孤那个弟弟做得到,又何以闹得天下民怨沸腾?”
�6�9�6�9“到了年迈之时,自更不用惨兮兮的颁罪己诏了……”
�6�9�6�9如是想着,刘荣本就没多少急迫感的心,也随之愈发踏实了下来。
�6�9�6�9——刘荣确实曾想过自己的出现,会不会让历史的走向,被汉武大帝的消失而引向错误的方向。
�6�9�6�9但此刻,刘荣已经有了十成的把握,确定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了。
�6�9�6�9至少,
第151章 该打就打!(4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